幼儿社会领域可以设计哪些大型活动活动的拼音?
案例—水果店
活动目标:
1.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。
2.分清并练习动词“买”与“卖”的读音。会使用礼貌用语——”你好“、”请“、”谢谢“、”再见“。
活动准备:
玩具柜三组、水果篮、各种水果道具、自制钱币。
活动过程:
1.将幼儿分成三组,由老师说明游戏规则。
2.售货员向顾客介绍水果名称、味道、价格以及吃水果的好处。顾客重复介绍要购买的水果名称、味道以及吃水果的好处。
3.双方完成正确的付款和找零即算买卖成功。
4.游戏中恰当运用礼貌用语以及”买“与”卖“。
5.在互动过程中,老师做现场指导:
(1)引导胆小的幼儿积极参加活动。
(2)鼓励不敢讲话的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所要买的物品名称。
(3)及时肯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。
6.老师小结。
活动延伸:
家长带幼儿参观水果店。
我想了解一下各位得家乡有什么样的年俗,民间有什么样的庆祝活动?
谢邀
在这里就暂且将“年俗”中的“年”理解为汉族的春节,因为新疆少数民族所谓的“年”是古尔邦节,肉孜节等,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和我们的“年”尚有区别。
新疆的汉族主要是多是移民或者移民的后代,大约包括以下几个来源:清朝乾隆年间之后从甘陕地区到新疆做生意的商人后代;左宗棠湖湘子弟的后代;以及建国后内地知识青年的后代,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来新疆发展的内地同胞。
总之,新疆的汉族人,来自天南地北,所以过年的习俗方面,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或者某一种区域的特色,有一种“随意”“玩的尽兴,无拘无束”的感觉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一般情况下过年,南方吃汤圆,北方吃饺子,但在新疆,大家通吃。在“吃”这一方面,新疆人在春节期间的美食还会加入少数民族的美食,比如临近春节,哈萨克族同胞会自制熏马肠,马肉等出售。
如果说其他习俗,那可以说是与内地大同小异。总体上来说,新疆的年俗,汇集了全国其他地区年俗的特征,但也独具特色。
朋友们你们回家最喜欢跟家人有什么活动?
打扑克,好嘛(配个无奈的表情)
在我们这里,有一种扑克的玩法,叫“4A4”,读音:4yao4。
4A4最大,然后两个王,四个2。
这些是不变的。
通常四个人玩,对家和对家一伙。
第一把红桃3出,打3,依次升级。
不打4,打几的时候几不能连龙。
可以叉,可以点,可以咕噜,叉、点、咕噜不能管。
龙三个起连,四个的是炸。
打到J的时候,必须两个人一起出去,如果对家两个都走了,自家两个都被抓,从3开始打。
哎呀妈呀,有想学的,留言问我吧,太复杂了。